<small id="hs2gb"><optgroup id="hs2gb"><em id="hs2gb"></em></optgroup></small>

    1. 網站首頁 > 互動交流 > 在線訪談

      地震科普 攜手同行

      訪談日期:2024年05月06日

      訪談嘉賓:汪侃 市政府副市長,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

      訪談地點:市政府在線訪談室

      主辦單位:市政府辦

      訪談簡介:就“地震科普 攜手同行”與大家在線交流,歡迎廣大網民踴躍參加。

      來源:市政府辦

       一、單位概況

      宣城市地震局是市政府直屬事業(yè)單位。1975年9月,蕪湖地區(qū)科技組地震辦公室成立,1984年8月宣城地區(qū)地震局成立,2001年1月宣城市地震局成立,為市政府直屬事業(yè)單位,正縣級建制。內設辦公室、業(yè)務科、地震監(jiān)測中心(市地震臺),事業(yè)編制11名,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。

      二、機構職責

      1.負責貫徹執(zhí)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》《安徽省防震減災條例》等法律、法規(guī)、規(guī)章,監(jiān)督檢查全市防震減災工作,編制宣城市防震減災規(guī)劃、計劃及規(guī)范性文件或具體方案細則,并組織實施。

      2.負責全市地震監(jiān)測、地震中短期預測、地震速報和地震預警任務。

      3.負責市地震監(jiān)測預測預警臺網的運行維護工作,指導縣級地震監(jiān)測臺網的業(yè)務。負責全市各類地震監(jiān)測數據的采集、匯聚、分析、報送、異常核實、儲存歸檔等工作。

      4.負責全市地震信息網絡和通訊服務運維工作。負責市屬地震監(jiān)測設施和地震監(jiān)測環(huán)境的保護工作。

      5.負責開展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、地震災害風險普查等工作;提供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參數確定、農村民居建設抗震技術指導等公共服務。

      6.承擔地震應急響應和應急輔助決策系統(tǒng)的建設和運營。

      7.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,普及防震減災知識,提高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意識。指導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創(chuàng)建;做好市防震減災科普館運維管理。

      8.承擔市防震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,指導縣(市、區(qū))防震減災日常工作。

      9.承擔省地震局和市委、市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。


      機構設置:辦公室、業(yè)務科、地震監(jiān)測中心(市地震臺)

      辦公地址:宣城市宣州區(qū)狀元南路86號

      辦公時間:工作日8:00-12:00、14:30-17:30

      郵編:242000

      電話:0563-2199006

      網址:https://xceq.xuancheng.gov.cn/

      負責人: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周瀚

      現場提問總數12條,現場已答復數12條,網友參與數53位,點擊數:127。

      相關政策與解讀

      【結尾語】

      【主持人】觀眾朋友們,今天的訪談節(jié)目就要跟大家說再見了,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,我們下期節(jié)目再見!

      提問12
      【別吃宵夜】全市有多少防震減災科普館,具體的地址和電話是多少?[ 05-06 15:15 ]
      【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】

      我市共有12個防震減災科普館,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,有參觀需要的可以聯系相關科普館。

      宣城市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宣州區(qū)雙橋街道曉日路,聯系方式:0563-3022148。

      宣州區(qū)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宣州區(qū)鰲峰街道狀元中路72號,聯系方式:0563-2735323。

      郎溪縣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郎溪縣郎步街道大巖路與碧河路交叉口,聯系方式:0563-7021082。

      廣德市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廣德市團結西路,聯系方式:0563-6817781。

      廣德市大木橋社區(qū)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廣德市桐汭街道大木橋社區(qū)熙春路190號,聯系方式:0563-6015082。

      寧國市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寧國市寧城南路119號,聯系方式:0563-4022858。

      寧國市北園社區(qū)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寧國市寧城北路聯通大廈三樓,聯系方式:0563-4036132。

      涇縣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涇縣謝園西路204號,聯系方式:0563-5033823。

      涇縣官塘社區(qū)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涇縣涇川鎮(zhèn)綠城路官塘社區(qū)大樓,聯系方式:0563-5033823。

      績溪縣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績溪縣來蘇北路青少年宮一樓,聯系方式:0563-8151176。

      績溪縣來蘇社區(qū)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績溪縣華陽鎮(zhèn)來蘇社區(qū)居委會三樓,聯系方式:0563-8160302。

      旌德縣防震減災科普館。地址:旌德縣旌陽鎮(zhèn)河東南路28號,聯系方式:0563-8602283。

      [ 05-06 15:17 ]
      提問11
      【茉莉】震后救人的原則是什么?[ 05-06 15:14 ]
      【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】

      ①先救近處的人。不論是家人、鄰居,還是萍水相逢的路人,只要近處有人被埋壓就要先救他們。相反,舍近求遠,往往會錯過救人良機,造成不應有的損失。

      ②先救容易救的人。這樣可加快救人速度,盡快擴大救人隊伍。

      ③先救青壯年。這樣可使他們迅速在救災中發(fā)揮作用。

      ④先救“生”,后救“人”。唐山地震中,有一個人,為了使更多的人獲救,采取了這樣的做法:每救一個人,只把其頭部露出,使之可以呼吸,然后馬上去救別人;結果她一人在很短時間內救出了幾十人。

      [ 05-06 15:16 ]
      提問10
      【空空】家中應常備哪些震后急需用品?[ 05-06 15:13 ]
      【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】

      生活日用品,如水、食品、衣物、毛毯、塑料布等;必要的常用藥品,如治療感冒、腸胃病的藥,一般外傷用藥等;照明用品,如應急燈、手電筒(電池)或自動充電電筒、蠟燭等;必要的身份證件等重要物品。這些東西集中存放在“家庭防震包”或輕巧的小提箱里。

      [ 05-06 15:16 ]
      提問9
      【多喝熱水】避震時須把握什么原則?[ 05-06 15:11 ]
      【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】

      要因地制宜,不要一定之規(guī)。震時,每個人的處境千差萬別,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。例如,是跑出室外還是在室內避震,就要看客觀條件:住平房還是樓房,地震發(fā)生在白天還是晚上,房子是不是堅固,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,室外是否安全等等。

      要行動果斷,不要猶豫不決。避震能否成功,就在千鈞一發(fā)之際,容不得瞻前顧后,猶豫不決。有的人跑出危房后又轉身回去救人,結果自己也被埋壓。記住,只有保存自己,才有可能救助別人。

      在公共場所要聽從指揮,不要擅自行動。擅自行動,盲目避震,只能遭致更大不幸。

      [ 05-06 15:15 ]
      提問8
      【大藝術家】怎樣識別地震謠傳?[ 05-06 15:08 ]
      【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】

      以下幾種情況可以判定是地震謠傳:

      ①超過目前預報的實際水平,三要素十分“精確”的所謂地震預報意見。如傳聞中地震發(fā)生的時間、地點非常具體,甚至發(fā)震時間精確到“上午”、“晚上”。

      ②跨國地震預報。如果傳說地震是由外國人預報的,那肯定是謠傳,因為這既不符合我國關于發(fā)布地震預報的規(guī)定,也不符合國際間的約定。

      ③對地震后果過分渲染的傳言。有時,特別是強震發(fā)生后常會出現“某個地方將要下陷”“某個地方要遭水淹”等等傳言,這種聳人聽聞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。

      [ 05-06 15:12 ]
      提問7
      【好好生活】什么是地震前兆?[ 05-06 15:07 ]
      【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】

      地震前自然界出現的可能與地震孕育、發(fā)生有關的各種征兆稱作地震前兆。大體有兩類:

      微觀前兆:人的感官不易覺察,須用儀器才能測量到的震前變化。例如,地面的變形,地球的磁場、重力場的變化,地下水化學成分的變化,小地震的活動等。

      宏觀前兆:人的感官能覺察到的地震前兆。它們大多在臨近地震發(fā)生時出現。如井水的升降、變渾,動物行為反常,地聲、地光等。

      觀測微觀前兆是科學家的工作;而發(fā)現臨近地震前的宏觀前兆,則既要靠科學家,也要靠廣大群眾。由于宏觀前兆往往在臨近地震發(fā)生時出現,因此,了解它的特點,學會識別它們,對防震減災有重要作用。

      [ 05-06 15:09 ]
      提問6
      【敬亭綠雪】世界上有哪幾個主要地震帶?[ 05-06 15:05 ]
      【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】

     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:

      環(huán)太平洋地震帶:分布在太平洋周圍,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、堪察加半島、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臺灣省,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,直到新西蘭。這里是全球分布最廣、地震最多的地震帶,所釋放的能量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三。

      歐亞地震帶:從地中海向東,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,然后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,過緬甸,呈弧形轉向東,至印度尼西亞。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,至堪察加,分布比較零散。

      海嶺地震帶:分布在太平洋、大西洋、印度洋中的海嶺(海底山脈)。

       

      [ 05-06 15:09 ]
      提問5
      【墨墨】震級是怎樣測定的?[ 05-06 14:47 ]
      【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】

      震級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把“尺子”,它與震源釋放出來的彈性波能量有關。震級越高,表明震源釋放的能量越大;震級相差一級,能量相差30多倍。

      震級通常是通過地震儀記錄到的地面運動的振動幅度來測定的,由于地震波傳播路徑、地震臺臺址條件等的差異,不同臺站所測定的震級不盡相同,所以常常取各臺的平均值作為一次地震的震級。

      地震發(fā)生時,距震中較近的臺站常會因為儀器記錄振幅“出格”而難以確定震級,此時就必須借助更遠的臺站來測定。所以,地震過后一段時間對震級進行修訂是常有的事。

      [ 05-06 15:04 ]
      提問4
      【小王子】天然地震有幾種類型?[ 05-06 14:44 ]
      【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】

      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種類型:

      構造地震:由地下深處巖層錯動、破裂所造成的地震。這類地震發(fā)生的次數最多,約占全球地震數的90%以上,破壞力也最大。

      火山地震:由于火山作用,如巖漿活動、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。它的影響范圍一般較小,發(fā)生得也較少,約占全球地震數的7%。

      陷落地震:由于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。例如,當地下巖洞或礦山采空區(qū)支撐不住頂部的壓力時,就會塌陷引起地震。這類地震更少,大約不到全球地震數的3%,引起的破壞也較小。

      [ 05-06 15:03 ]
      提問3
      【熱心市民老張】什么是地震?[ 05-06 14:41 ]
      【周瀚 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】

      廣義地說,地震是地球表層的震動。根據震動性質不同可分為三類:

      天然地震:指自然界發(fā)生的地震現象;

      人工地震:由爆破、核試驗等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動;

      脈動:由于大氣活動、海浪沖擊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層的經常性微動。

      狹義而言,人們平時所說的地震是指能夠形成災害的天然地震。


      [ 05-06 14:59 ]
      提問2
      【筆墨紙硯】地震監(jiān)測都有哪些手段和方法,請介紹一下目前我市地震監(jiān)測設施設備情況?[ 05-06 14:57 ]
      【汪侃 市政府副市長】

     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,我市建有地震監(jiān)測臺站8處、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站點8處,涵蓋測震、形變、流體、電磁等學科,絕大部分都實現了數字化觀測,地震監(jiān)測能力不斷提高。計劃新建(改建)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站點6處,正在建設地震監(jiān)測臺站1處。地震監(jiān)測臺站是地震監(jiān)測預報預警和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,在防震減災事業(yè)現代化建設中發(fā)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      [ 05-06 14:58 ]
      提問1
      【花開富貴】我國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?宣城有什么樣的地震構造背景?[ 05-06 14:54 ]
      【汪侃 市政府副市長】

     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(qū),分別是: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;西南地區(qū),包括西藏、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;西部地區(qū),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、青海、寧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;華北地區(qū),主要在太行山兩側、汾渭河谷、陰山—燕山一帶、山東中部和渤海灣;東南沿海地區(qū),廣東、福建等地。

      宣城是一個少震弱震地區(qū),境內有宣城—涇縣斷裂、寧國—績溪斷裂、周王斷裂等,周邊有茅山東側斷裂等。有歷史記載以來,宣城最大地震為1743年6月30日涇縣5.0級地震,毗鄰的江蘇溧陽1974年4月22日發(fā)生5.5級、1979年7月9日發(fā)生6.0級地震。近年來,宣城雖然沒有發(fā)生過破壞性地震,但是我們要防患于未然,就如我們常說的,寧可千日不震,不可一日不防,要以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做好地震災害風險防范。

      [ 05-06 14:52 ]

      【歡迎詞】各位網友,大家好!歡迎來到宣城市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。本期在線訪談的主題是“地震科普 攜手同行”。今天,我們邀請市政府副市長、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汪侃同志,市地震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周瀚同志,就網友關心的防震減災工作進行在線訪談,歡迎廣大網友踴躍提問,積極參與。

      訪談已結束
      智能問答 智能問答
      国产亚洲欧洲综合5388,国产视频黄色观看,一级爱视频欧美国产,午夜亚洲国产理论飘花中文
      <small id="hs2gb"><optgroup id="hs2gb"><em id="hs2gb"></em></optgroup></small>